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北京高考 > 文章正文
 
清华大学2008年招生将扩大文科招生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清华大学 2007-11-16 15:07:43

  【新闻中心讯 记者顾淑霞 通讯员王燕】特色鲜明、发展迅速的清华文科备受考生的青睐。在2008年招生工作中,清华大学将扩大文科招生。文科招生范围由原来的16个省份扩展到全国31个省份,招生名额将增加60人,扩大文科招生既是学校学科发展本身的需求,也是社会和广大考生家长的需求,将会使更多钟情清华的文科考生有机会圆梦清华。“清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具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一批新建和复建的文科发展势头强劲,同时许多文科考生和家长也强烈要求清华大学增加文科招生名额。”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宗俊峰说。

  目前,清华大学文科招生共有工商管理类、经济与金融(国际班)、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法学、新闻学、英语和日语八个专业。

  附:清华大学文科招生专业简介

  按大类招生是清华的招生特色之一,这尤其体现在清华文科招生中。从2005年起,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整合和综合利用学校多学科资源,按人文科学试验班和社会科学试验班招生。学生在前两年不分专业,根据通识教育的培养理念共同学习基础课,后两年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双向分流。

  清华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旨在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人文学科知识、较强的外语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人文学科的基础研究,跨文化、跨学科研究以及国际文化交流、新闻出版等相关专业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经典研读,关注学术前沿和社会现实,注意学科的综合交叉,强调人文精神传递和科学精神的培育。学生在二年级时可分流到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三个专业继续学习。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旨在为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社会科学培养既具国际视野、又具本土问题意识的学术新人,同时对于希望今后从事相关实践工作的学生提供充分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培养其全面的知识结构。在培养过程中注重专业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培养,强调打好数学和外语基础。学生在二年级时可分流到社会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三个专业学习。

  2007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首次以“经济与金融专业(国际班)”(含保险方向)和“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两个专业)两个专业进行招生。大学的前两年为全院基础平台课,其中数学课程开设理科系列和社科系列,供学生选择。第三年起分别按照经济与金融、 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专业培养,学生拥有更多机会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经济与金融专业(国际班)立足于为经济、金融、工商、政治、法律、社会等各界几个社会科学学术界培养既掌握系统的经济学与金融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中实际问题的技能,既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国情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该专业的特点是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强 大的应用能力之间、高度的国际化与深入的本土化之间的有机结合。该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将有较多的机会到国外大学交流学习,部分课程采用全英语授课,多 位授课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执教经历,同时,多位来自海外著名研究型大学的特聘教授也将参与到经济与金融专业教学中。

  清华大学法学专业秉承“学术为天下之公器,法律以明理为己任”的理念,不仅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精深的法学知识和理论,而且培养学生具备在现实社会中灵活运用法律的技能、方法和综合素质,学会如何像律师那样思考,培养法律人良好的职业道德;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法律推理能力,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参与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过程。目前,清华大学法学院已经成为名列前茅的国内著名法学院之一,在全国乃至国际法学教育界建立了自己的地位,成为我国法学教育和研究的一个重镇,同时也成为国际法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交流中心。

  清华大学新闻学专业一方面强调“读万卷书”,倡导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要求学生打下广博而坚实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重视“行万里路”,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面向基层,关注国计民生,了解国情民情。在发展过程中,新闻与传播学院始终坚持“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育人目标;坚持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理念;坚持控制规模、优化质量的发展策略。经过5年的发展,新闻与传播学院综合实力已进入全国前列,在国际传播、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文化产业等领域跻身前沿。2004年有关权威机构评估显示,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在国内排名第三位。

  清华大学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广泛的人文、科技、经贸等专业基础知识,毕业后能从事翻译、教学、商贸、管理、国际文化与科技交流领域工作的高级英语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订的专业课程设置,力求体现在熟练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突出清华大学独特的学科交叉、文理工渗透、中外古今贯通的特点。英语专业的学生除在本系学习专业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外,还可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各学科的资源和优势,选修全校各系开设的一系列旨在提高人文、科技、管理等方面素质的课程。

  清华大学日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较强的日语语言运用能力和广泛的人文、科技、经贸等专业知识,毕业后能从事•¬译、教学、商贸、管理、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工作的高级日语人才。近年来,外语系一直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为宗旨,以向社会输送真正符合21世纪实际需求的高层次日语人才为目标,以“日语、英语、计算机”三位一体平衡发展的模式为基础,建设具有清华特色的日语学科。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